是冯矿伟对近期市场趋势的最新解读?
7月15日,冯矿伟在微博热搜、杨浩文等平台发布文案,其中提出:全球最大产铜国--智利是全球最大的铜矿生产国,当下处于供应短缺状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各国供应链的制约和不稳定影响着供应链和结构的变化,导致未来铜矿的供应瓶颈一直存在。未来铜价可能突破过去高点。
就如今来看,铜矿供应紧缺的局面并未得到缓解。据摩根士丹利统计,过去十年间,全球铜矿供应的年均增速在19%至2%之间,但是,由于疫情封锁以及海运物流受阻等原因,全球铜矿的供应瓶颈持续保持。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全球铜矿产能就已经出现了回升。数据显示,1-6月,全球铜矿产量为1038.6万吨,同比增长15.7%。1-6月全球铜矿的总产能为3382.4万吨,同比增长16.9%。
与此同时,今年1-6月全球铜矿的平均产能为1086.8万吨,同比增长21.8%。虽然全球铜矿产能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了36%,但是全球铜矿的产量却低于去年同期的近40%。
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铜矿生产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疫情的冲击导致了铜矿产能的集中释放。2020年,由于主要的生产国的复工复产,全球铜矿生产陆续回升,由2020年的近40%提高至当前的37.3%。
伦铜在过去十年中,主要供应来源中国的贡献基本是来自于铜的进口,而疫情之下,中国的生产活动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据统计,2020年,中国对于铜的需求量是3147.7万吨,其中主要供应国来自于秘鲁、智利和秘鲁。2019年中国铜消费量为156.5万吨,占总消费量的38.2%。今年6月,中国将陆续完成了2020年的计划,意味着将向这三个国家出口铜的规模将会扩大。
消费结构悄然调整,预计未来消费旺季将是主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的消费结构显著调整,除了消费外,出口和进口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国内进口占比增大。
1、中国对于铜的需求依旧强劲,而国内的进口量的变动则相对有限。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9年国内铜表观消费量约为366.2万吨,同比增长10.5%。尽管国内需求增速放缓,但是1-5月国内铜表观消费量为378.5万吨,同比增长了16%。国内消费增长强劲,亦是国内外铜价走强的重要推动力。
2、进口纱的冲击很大,而国产以及其他方面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