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何港美股券商无法为国内投资者开户?
中国人民大学日前发布的《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境内投资者持仓结构不合理,那么不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全方位的、衷心的安全感,也不可能给投资者提供足够的保障。
在此前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发布的《关于规范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指导意见》中,对外汇证券类问题列明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一是要求经纪人能在协会备案;
二是要求客户认真阅读交易风险说明书;
三是要求客户开户时做好资产保护的心理准备。
本文对于当前中概股如何如何申购港股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同时,A股中概股回归到港股市场,是何种影响因素?投资者何时来临?备受关注的《金融时报》记者近日致电中概股方面进行采访。
对于港股市场,在昨夜的中国证监会工作会议中提到,“我们始终秉持一个共同的立场,即‘市场是事后诸葛亮’的规律,不为政策取向所动。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向,形成合力,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境外投资者和国际机构投资中国A股提供更多便利,更好地服务国内经济发展”。
观点一:“对于中概股来说,此前首例海外投资者直接买入港股,是为了对冲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同时也对促进境内企业境外投资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另外,虽然公司在境外的资产将分散至国内,但在影响范围和影响力方面,我们认为中概股当前的潜在价位较为低,其溢价可能会高于港股。
观点二:《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中概股回归时发现,在投资者中概股中,不仅包括哔哩哔哩、BOSS直聘、欢瑞世纪、拼多多等平台,也包括新浪、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平台。
而从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概股一直面临着较大的回调压力,但中概股在过去几年的“V型”反弹行情中,并未“危机感”那么强,反而表现相对稳健。
中概股在去年经历了大幅的调整,2021年3月22日,虽然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但中概股的股价并未受到较大的影响,全年仍处于上涨的态势中。
同样是在去年,新浪、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旗下的中概股公司还在科创板的表现亮眼,其“V型”反弹更是“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