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三板公告发布:公司股票将正式退市
2021年,华鑫证券业绩不佳,引发了市场对于证券业退市制度的重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鑫证券营业收入为207.88亿元,同比下降18.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2亿元,同比下降37.57%;扣非后净利润为-5.86亿元,同比下降49.84%。
2021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为负增长,是*ST华鑫董事长、董事会主席及监事会主席鲁政委和董事会主席刘士余在2021年两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披露后发现,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9.99%,创下年内新低。
在这些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后,市场更加关注退市新规对于财务造假案例的披露。
退市新规下,退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审核流程被切断,使财务造假成为企业的核心问题,能否退市成为上市公司面临的退市常态。这对于管理层敲响退市新警钟,有些企业不仅没有逃过“欺诈发行”的“大钟”,更没有逃过退市的“靴子”。
2021年是退市大年,是退市新规的发布的关键节点,到目前为止,退市公司的壳业务不断被挪用、挪用、违规担保、涉嫌犯罪等均被依法追究。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沪深交易所先后对公司“重整”行为做出重大调整,先后在2021年、2022年、2023年,要求公司披露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022年,沪深交易所全面落实《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积极防范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沪深交易所也不断优化和完善退市制度,分别于202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2022年4月14日、2022年5月29日发布退市风险警示,持续推进退市制度落地。
1月1日,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公司债券和公司债券风险警示业务试点的通知》,增加沪深交易所品种。
沪深交易所发布的风险警示内容主要涉及“退市风险警示”“其他风险警示”“财务状况异常或严重违法等”三种情形。
1月1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2022年重点风险警示”的通知,强调了注册制试点注册制对券商的业务风险管理需求有较大提升。同时,明确了对券商的新业务开展的要求,进一步引导券商与投资者做理性投资,调整投资者结构,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