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港股主编用最新数据揭示香港股市大趋势新浪港股今日走势回顾2021年:
小结:2021年港股整体呈现高位震荡走势,整体呈现震荡行情,股指运行趋势依然与港股形成“完美组合”。当前看,港股市场将在自身基本面没有更多的利空因素支持下,进一步上行。
截至发稿,港股市场下跌2.14%,报收79.1港元。
港股市场昨日延续跌势,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放缓、国内疫情形势严峻、流动性收紧、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扰动。同时随着美元再度强势,国际原油价格下挫,这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港股市场的估值有所下移。
具体而言,首先,随着疫情的持续演绎,经济增长动能从需求转向供应,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将进一步带动盈利改善,对传统基建地产行业的拉动作用可能有所减弱;其次,目前市场仍然有争议,随着疫情的逐步演绎,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仍然是主旋律,而以人民币计价的恒生指数目前仍处于1,250点水平上的持续贬值,令各行业的相关企业盈利前景存在继续下调的压力;第三,风险事件愈发频繁发生,未来的复苏进程也面临多重压力。
截至发稿,港股市场微跌,报收84.79,跌幅0.16%,恒生指数报收18,473.80,跌幅0.26%;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报收840.32,跌幅0.26%,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报收878.69,跌幅0.21%。
市场人士指出,香港局势也不容乐观。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当前市场对于政策放松的期待较浓,若后续政策继续趋紧,资本市场可能存在一定预期差。但若这一预期差被证伪,资本市场可能出现流动性紧张、利空出尽的局面,市场可能出现大幅反弹,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研究员徐建强认为,4月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当前经济形势应当重视后续的经济形势,这将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从经济运行到内部,需要应对好两个前提:
第一,稳就业。今年3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宏观政策要稳,经济运行要稳”,本次会议的定调将前两个月的经济发展由“保民生、稳就业、稳物价、稳物价、稳预期”逐渐向“保市场主体”转变。
第二,扩大内需。中国宏观政策工具箱丰富,从放松基建投资转向支持实体经济,着力稳投资。截至4月,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累计超过22万亿元,其中专项债新增额度超过10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4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