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化每股收益创新高,业绩持续高增长。
山西焦化年度业绩创新高,说明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今年年初,焦化行业需求持续旺盛,价格持续走高,带动公司业绩高增长。今年一季度,受国内产能收缩和环保限产等政策影响,叠加焦炭价格上涨,导致焦化企业盈利状况持续好转,但也造成了亏损面不断扩大,煤炭、焦炭等产品的销售价格也在持续走高。报告期内,焦化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同比去年较高,但同比去年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焦化行业的价格变化显示焦化行业产业链利润出现明显分化,市场份额不断缩减,经营成本进一步上升,在利润驱动下,企业的业绩呈下降趋势。
从行业角度看,市场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低硫燃料油的下游需求上升。随着中东至地区的汽柴油需求增长,中国从新加坡等地采购的低硫燃料油是较为主流的主流的战略资源,这使得中国在进口替代上需要不断拓展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低硫燃料油消费国,低硫燃料油主要通过低硫燃料油和LNG进行贸易,部分生产商为了保证价格稳定,会选择低硫燃料油作为其下游产品的主流原料。据悉,中国目前已经在参与低硫燃料油期货市场,交易所会根据市场情况,在低硫燃料油期货上市后,逐步推出低硫燃料油期货。
PTA产业链企业如何利用低硫燃料油期货对冲风险
除了低硫燃料油期货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价格基准,炼厂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降低风险。截至4月8日,炼厂报价为8000元/吨,期货基差已经升至1100元/吨,远高于生产成本,通过炼厂利润测算,炼厂的采购意愿很高,高库存将显著影响到低硫燃料油的销售。
另外,在低硫燃料油期货上市初期,企业参与程度较低。以炼厂为例,截至2020年4月18日,加工企业的低硫燃料油采购量为5万吨,假设全部卖给下游消费企业,则月均采购量将下降至2.5万吨,占总采购量的41.3%。
记者发现,在我国的高低硫燃料油生产企业中,仅有部分企业生产高硫燃料油,包括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的炼厂,但其生产经营情况较好。以中国燃料油生产企业为例,与PX(二甲醚)、低硫燃料油相比,两者具有加工成本优势,生产低硫燃料油的加工成本仅在8000元/吨以下。
据了解,自2017年起,PX的加工成本开始降低,从而降低了下游消费企业的采购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