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中小板指数连续刷新纪录,迎来历史新高,率先打开了上涨空间。在A股市场,中小板指数与创业板指数、科创板指数,也基本同方向,特别是创业板指数的整体趋势更加明显。
然而,近期市场的热点并不明显。昨日,上证指数收于2395.75点,创下今年以来新高。但创业板指数与科创板指数却基本走平。
4月29日,创业板指数收盘为3131.36点,创下了过去3年的新高,距历史最高点3458.77点仅一步之遥。创业板指数回调幅度超过5%,创业板指数更是创下3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从历史数据看,创业板指数在2000点以来的4年中上涨幅度为23%,上涨幅度为19%。
这说明市场正出现局部的迹象。此前央行表示要向市场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引导货币政策的回归中性,可以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而“降息”不仅只是货币政策的一种方向,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重回宽松,而是预期引导在经济周期底部的“大爆发”,在实际利率的抬升,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和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年内加快的人民币牛市,都是这样的逻辑驱动。
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后续继续看多并不意味着后期继续看多,更不意味着未来继续看空。
一方面,美联储的鹰派政策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按下了暂停键,作为反应是美联储的担忧进一步释放了加息“鸽派气息”,目前美国利率并没有明显的上行压力,通胀水平并没有明显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目前的债券牛市并没有改变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意愿,在经济复苏的进程未结束的情况下,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也不会太快。
目前市场的风险偏好较低,对经济预期较为悲观,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市场避险情绪的过热。另外,市场对于降息预期过高,并没有更多的证据显示经济衰退,对于金融市场的波动更为敏感。
从市场波动角度而言,当前整体的经济面依然较为悲观,在美联储在降息后已经出现“回头”迹象,从经济表现来看,近期经济已经开始回暖,且从先行指标看,国内经济已经呈现企稳迹象。
而从美联储12月是否降息以及加息的概率来看,这个预期也是不容忽视的。
1)近期美股的大幅上涨,已经部分消化了市场的悲观情绪,且市场对美联储今年加息力度和节奏预期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