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铜价走势分析:从供需角度探究未来走势
2015年2月,中国保税区铜库存降至51500吨,虽然距离低点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国内铜库存下降的大背景下,现货供应趋于宽松。同时,国内精炼铜库存在2014年和2015年累计大幅下降,对铜价来说仍呈下降趋势,因此,从目前的宏观环境来看,需求压力对铜价的提振也较为有限。
春节后,受人民币贬值以及大宗商品价格走弱的影响,铜消费增速大幅放缓。但是,在基本面并没有出现大幅好转的情况下,铜价会相对坚挺。同时,年初以来,国际油价大幅走低,亦令铜等铜的需求受到抑制。其次,国内的铜冶炼企业也面临较大的限电问题。由于国内的铜加工企业因为疫情管控措施导致整体开工率缓慢回升,3月铜产量同比下滑1.46%,这意味着未来铜供应会明显回升。另外,3月份还有一次大型矿山因罢工导致产量缩减,而3月份铜冶炼厂的检修减产,对铜价将产生积极的提振作用。最后,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2月中旬之后,政府出台力度较大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稳增长政策在支撑国内铜需求。
数据显示,2月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主要经济指标改善,市场预期未来3个月经济增速将在5.6%左右,工业增加值将继续稳定增长。不过,海外经济体在2月重回增长态势,而国内需求也在小幅回升,这对铜价仍将产生制约作用。目前,房地产政策的收紧,叠加新能源消费的放缓,将是未来铜需求的影响因素之一。
从基本面分析,目前精铜市场进入消费淡季,但目前下游需求未见明显好转,精铜库存有压力,现货贴水高企,现货贴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需求下降的担忧。
由于全球经济在前期不断增长,并且铜矿供应却在加速增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释放产能的压力之下,今年精铜产量和出口增速都出现明显下滑。而近期,国内铜产量出现下降,一方面,由于近期铜价持续低迷,冶炼厂的减产意愿减弱,但另一方面,据机构调研显示,1月国内废铜进口量环比减少24.7万吨,大幅低于市场预计的40万吨,主要是因为废铜供应的短缺。因此,目前废铜的供需格局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
宏观方面,美国1月零售销售月率仅上升0.2%,不及预期的增长0.2%,前值为增长1.2%,该数据高于预期的增长0.3%,去年同期为下降0.1%。美国1月核心零售销售月率则环比增长0.1%,不及预期的增长0.4%,前值为增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