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如何挑选,如何进行购买
基金投资小白如何入手
对于初次接触基金投资的投资者,如何购买自己的第一只基金呢?在投资基金之前,投资者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投资目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计划投资的金额,在此基础上确定投资方向和投资周期,然后选择合适的基金。
若您期望的收益较高(例如年化收益率为15%),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以考虑投资股票型或平衡型基金。若您只是希望获得比银行存款稍高的收益,但又不想承担过多风险,则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更为适宜,保本基金亦是不错的选择,但需注意,只有在满足保本周期的情况下才能享受本金或收益的保障。
在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后,对于已经运行一段时间的基金选择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察:
1.往期收益表现如何?
2.往期风险水平如何?
3.基金投资于哪些品种?
4.管理团队实力如何?
5.成本费用如何?
如何挑选购买开放式基金
以下几种投资开放式基金的常见误区:首先,以保底收益作为购买开放式基金的标准。尽管开放式基金由专业人士管理,但在进行资产配置时,仍存在一定的收益不确定风险。因此,怀着保底收益的想法投资开放式基金并不可取。根据资产配置的不同,有可能实现保底收益的基金必然会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债券市场或货币市场,而此类基金的收益水平相对较低,与投资基金的初衷不符。其次,基金投资忽视风险识别是大忌。针对不同的风险偏好,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不同风险等级的开放式基金产品。投资者在购买基金产品前,一定要先了解基金产品特点,从收益接近银行定期存款的货币型基金开始,逐步过渡到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摒弃盲目购买基金的不良习惯。初次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者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股票市场已有投资,但个人操作业绩不佳,希望通过专家理财实现增值;另一种是盲目跟风者。这些盲目跟风者在面对高风险投资时往往不知所措,无法把握申购和赎回的时机,盲目模仿银行定期存款的方式,导致自身遭受损失。第三,对交易规则了解不深,增加申购、赎回成本。由于基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管理费,为了提高投资者购买基金的积极性,基金公司在基金认购期内推出了费率优惠措施,投资者应重视这些优惠措施,并学会从中受益。此外,对于基金管理运作水平较高、长期投资价值可靠、内控风险控制较好的、基金净值持续提升、回报率较高的基金产品,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既省去了申购费,又能发挥复利效应。第四,不应盲目相信基金宣传品,盲目崇拜基金经理。为了加大基金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力度,目前开放式基金的营销宣传单内容丰富,各种形式的宣传品层出不穷。不管基金成立后的运营业绩如何,仅凭宣传单就足以让投资者心动。有些基金公司在设计宣传内容时,对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和运作能力进行大篇幅介绍和推荐,从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然而,一旦基金成立,其运营状况可能与宣传单内容大相径庭,基金经理也频繁更换。这些因素在基金成立后都会变得不稳定。因此,投资理事会的意见,不失为一种投资基金的选择要素。几点建议:在投资股票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之前,投资者要对股票市场的行情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当认为未来股票市场盈利空间大于下跌空间时,可以进行股票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的投资。指数型基金——跟指数涨跌同步许多投资者缺乏系统分析能力,在个股把握上相对较差,导致常常出现“指数涨了,但收益没有跟上”的情况。对于缺乏个股分析能力的投资者而言,投资指数型基金是明智的选择,只要投资者认为股指会上涨,指数型基金就会随股指上涨为投资者带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