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最新外汇储备用途:为何成为金融稳定的关键?
央行上周六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要适当提升我国外汇储备水平。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金融稳定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意见》落实落地。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并未释放明确信号,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空间有限。
201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公告,决定,将2016年1月1日下调法定准备金率的释放资金规模由600亿元下调至500亿元。本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1月17日央行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为2015年以来首次下调,并将降准时点定在1月18日。
《通知》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工具以利率、汇率、税期、监管等货币政策工具为主要手段。央行指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在合理把握中长期流动性投放节奏和应对流动性需求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降准幅度不及预期,进一步对冲 降准可能加大力度
7月12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基本覆盖到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规模,通过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整体货币政策调控力度远低于当前市场预期。
刘国强认为,目前货币政策环境较前期有所改善,本次降准和LPR利率的下降已为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必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
刘国强指出,为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央行将扎实推进降准和降息工作,适时开展降准等额续作,支持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扩大就业、科技创新、消费等重点领域。
这说明在疫情和金融条件制约下,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已不适应当前金融运行面临的需求,并在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和传导效应作用。
央行开展70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10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SLF和MLF实施逆回购操作,引导资金价格更多地归入实体经济,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李超表示,此次MLF操作和LPR利率下行,主要是为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