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用的关键性作用及其影响,在中国证券报
《2022年宏观经济和行业分析报告》指出,经过2021年的较快上涨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在不同经济周期中呈现明显的不同特点,人行汇率贬值对实体经济带来了更加复杂的挑战,这可能导致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产能过剩和失业率上升等情况有所加剧。目前,《2022年宏观经济和行业分析报告》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总体可控,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保持在GDP总体增长率4%的目标水平。在经历了去年的暴跌后,2022年中国GDP将实现正增长,主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21年更快增长,外贸景气度将明显改善。
在经济学人统计的全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预测中,人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平均值为人民币1.4177元,增长5.9%;出口平均值为人民币6.9184元,增长7.5%。
中国货币政策研究局近日表示,考虑到疫情散发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人民银行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有效性、连续性,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3月份,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并波及到国内相关行业,叠加工业生产、消费等下行压力,企业经营面临一定压力。但同时,去年同期基数低、消费结构变化快等结构性因素使得企业收入增速持续提升,一定程度上也为公司进一步释放稳定增长的业绩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加速回暖,反映了政策向稳增长的传导。统计局此前发布的一季度GDP数据显示,疫情冲击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5%,较上年四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
为何央行会继续采取适时的微调,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性、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疫情发展来看,当前正处在多重利空共振的时期。例如,欧日之间的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就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而欧美的疫情本身没有大的发展变化,反而是一季度疫情反复,疫情后经济的衰退态势。由此也可以看出,相比于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目前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这意味着当前经济运行处于更趋严峻的形势,不利于企业发展。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经济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