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焦炭价格创新高,行业迎来历史性机遇
年初以来,国际焦炭价格持续上行,钢铁、焦煤、动力煤等煤炭相关品种同样经历了一轮集体性大幅上涨。焦炭期货价格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而黑色系商品价格也在上周领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
不过,本周焦炭价格创下了历史性的新高。本周二,受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强劲的影响,焦炭期货价格冲高回落,涨幅收窄。在需求持续强劲之际,相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趋势越发明显,国际焦炭市场面临的供应压力也越大。
伴随着国内焦炭期货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焦炭现货价格持续上行,本周二,天津港准一级冶金焦 A0.40%,准一级冶金焦 A1.50%,普氏指数58.65%,均创出了近期的新高。
不过,下游焦炭产能、环保形势依然严峻,再加上“碳中和”政策导致高耗能的钢铁产量难以达到预期,焦炭价格持续上涨,这使得钢厂利润大幅缩减,而目前市场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贸易商议价空间也相应增加,对焦炭、焦煤等进行采购的意向性增强。
供应方面,虽然短期国内炼焦煤供应量仍然维持在高位,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焦煤供给的不足正在逐渐改善。
从数据上来看,据海关总署数据,2015年10月份我国进口焦煤86万吨,比去年同期的848万吨减少了22.4%。进口焦煤总量为293.5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191万吨减少了62%。而我国作为焦煤的进口大国,目前虽然还没有达到预期,但并没有对进口焦煤产生明显影响。
需求方面,下游钢铁市场整体表现欠佳,河北钢铁行业以及山西地区受“限产”的影响较大,最新的汾渭统计,2015年10月份我国粗钢产量达到3323万吨,同比减少29.5%;生铁产量为2496万吨,同比减少9.5%;钢材产量为3214万吨,同比减少12.5%。而且下游钢材市场的需求仍然不振,冶金工业经济运行也在持续走弱。
从下游需求看,短期国内焦炭市场供应偏紧,下游焦企维持高价采购,进而导致焦企库存不断累积,钢厂利润下降,部分地区焦企主动限产。而且从时间上来看,在“三四季度”,是钢材消费的淡季,钢厂的炉料库存也将处于历史低位。
总体上看,焦煤需求受到焦煤需求不足的制约,但目前焦煤的库存水平明显低于近年的同期水平。整体而言,焦煤市场利好支撑不足,难以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