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器技术进步动态
我国早期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自1950年代起自行研发、生产氧气防护面具。当时,为配合原子弹试验,我国解放军总参谋部将研制防护面具的任务交由北京防化兵研究院负责,初期样品为前苏联制造的产品。1959年,北京防化兵研究院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代氧气防护面具,为核试验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后,在山西太原成立了总参首家军用防护面具生产基地——山西新华化工厂,主要生产各类军用防护面具滤毒罐。
1970年代末,我国走出“文革”困境,国民经济全面复苏。当时,我国消防、煤矿、石油化工系统引进了较多先进的空气呼吸器。当时的空气呼吸器为负压式(面罩内压力低于环境压力)。气瓶为钢制气瓶,容重比为1.1~1.2,充气压力为20MPa。
1982年,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与上海潜水装备厂合作,在借鉴日本和英国产品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代HZK-7型消防空气呼吸器。
当时,HZK-7型消防空气呼吸器为负压式。
1988年,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与抚顺煤矿安全仪器总厂合作,在DRAGER公司PA-80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基础上,研制出我国首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当时,产品销量位居全国首位。
1989年,上海潜水装备厂研制的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也在上海成功鉴定。
呼吸器从负压式到正压式,这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从此,正压式成为呼吸器发展的主流方向,因为它使用安全性高,呼吸感觉舒适。
在中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发展过程中,德国DRAGER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德国DRAGER公司的代理和技术人员对PA-80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我国发展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提供了依据。此外,德国DRAGER公司还为我们提供了长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护面具等许多消防呼吸保护装备。
1990年代末,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应用,碳纤维全缠绕铝合金内胆复合气瓶在我国应运而生。它的诞生,使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整套装具的重量减轻了30%,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消防员及抢险救援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灭火战斗及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安部消防局及时下达了更换碳纤维全缠绕铝合金内胆复合气瓶的通知。各国科学家在不断研究对空气呼吸器的改进。空气呼吸器的最大弱点就是使用时间短,有效延长使用时间是大家最关心的课题。解决延长使用时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现有佩戴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增加气瓶额定工作压力和体积相结合的方法来增加气瓶的储气量。设法采用新型材料、新工艺,减轻全面罩、气瓶阀、供气阀、减压器、背架等部件的重量,为气瓶重量的增加留下空间。气瓶的最大额定工作压力为30MPa,如果增加到60MPa,则气瓶的储气量将增加一倍,使用时间也相应增加一倍;气瓶的体积增加一倍,则气瓶的储气量将增加一倍,使用时间也相应增加一倍
两者的有机结合,储气量将会几何级增加。
2减少不必要的用气。比如:“呼吸环境空气”和“呼吸气瓶空气”可以自由切换、过滤式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进行自由切换等。
3电子传感技术在空气呼吸器上的应用,形成智能化空气呼吸器。当外界毒气浓度超过极限或氧气浓度低于17%时,自动切换成空气呼吸器。
空气呼吸器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产品的完善化,其中包括:声光报警、通信装置、应急呼叫、灯光指引的有机结合。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中,消防员看到队友背架上的灯光指引,可以迅速找到队友。通过通信装置,消防员可以与队友和指挥车进行联系,一旦,消防员遇到意外,应急呼叫装置自动开启,指引队友及时营救。
除了上述发展方向之外,各国研究空气呼吸器的技术人员,对供气阀、气瓶阀、减压器、报警器、压力表、背架等基本结构部件,正在进行改进与完善。力求做到简洁、可靠、完善。
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市场上所有的呼吸器,虽然品牌众多,整体造型也有很大区别,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种类。呼吸器按照功能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移动式、长管空气呼吸器、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空气呼吸器和氧气呼吸器的区别很大,两者不可以混淆使用。
而关于呼吸器的使用方式基本一致,不管我们所购买的是何种类型的呼吸器,当我们拿到呼吸器的时候,都首先需要做一个简单的检查,确保我们所购买的呼吸器是正规可用的呼吸器。我们需要检查全面罩的几个关键部分。这包括全面罩的镜片、全面罩的系带、正规呼吸器的环状密封程度是否完好、最后就是两个关键阀门的情况,也就是我们说的呼吸器的呼气阀和吸气阀,这两个阀门的完好直接影响到呼吸器的使用。
随着信息平台与网络购物交易的持续结合,预计2022年网络购物直播的带货比例有望提升至20%,预计2020年占比将达到2.4%。展望未来,网络购物直播在电商整体发展过程中将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网络购物直播行业用户数量。伴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用户数量持续增加。2019年,网络购物直播用户数量达到2.65亿,占网民总数的29.3%,占网络直播用户数量的47.3%。网络购物直播用户数量已超过游戏直播,成为直播用户数量细分领域中的首位。
作为我国最大的网络购物直播平台,淘宝直播的日均观看人数已突破1亿。随着行业的持续繁荣,网络购物直播行业的用户数量、日均观看人数将持续增长。
网络购物直播竞争格局。网络购物直播头部平台优势显著,淘宝、快手、抖音形成一超两强的格局。2019年,淘宝直播以2500亿元的交易额(GMV)强势领先,占全行业的57.63%。快手、抖音紧随其后,交易额(GMV)分别为1500亿元、400亿元。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网络购物直播平台的调查表明,淘宝直播以68.5%的使用率和46.3%的频繁使用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次是抖音直播和快手直播;京东直播、拼多多直播也具备一定的市场份额。
趋势:
5G推动直播技术革新,促进电商产业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5G时代的到来,网络购物直播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5G结合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重点探索4K高清直播互动购物、AR/VR(虚拟现实)营销、营销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网络购物直播向精细化发展。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政策的推进,直播逐渐走向常态化,成为电商标配的内容营销手段。对于品牌而言,网络购物直播正在走出当前清库存、低价促销的阶段,转变为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直播的定制以及走向精细化规模化地运营。
对于平台而言,无论是电商平台、短视频内容平台还是社交平台,实现更好的电商收益才是最终目标。未来内容和电商的结合将成为直播平台的一个发展方向。对于平台及平台上的商家而言,未来只有对直播进行精细化运营,生产优质的内容才能脱颖而出。
行业监管加强,网络购物直播步入规范化。在网络购物直播的热潮中,行业野蛮生长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乱象,主要包括主播带货中存在虚假宣传,客户收到的商品与描述不符、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直播刷单、售后服务难以保证等问题。
随着网络购物直播相关行业规范的陆续出台,行业规范将对直播的商家、主播、平台经营者、主播服务机构和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使网络购物直播逐渐步入规范化经营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