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股吧热议:突破前高,下一目标价位是多少?
涨价推动锂行业销售额增长
锂、镍等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原材料,是重要的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的血脉。但如今,我国锂产业并非完全市场化,也存在所谓的需求拉动、政策炒作的不足等相关问题。
昨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规划提出,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有序引导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稳定能源供应。对于上游锂资源的生产与消费需要,要建立健全合理的产业链机制,完善产业链运转机制,多环节协同创新,让相关公司有能力应对上游价格波动。对于下游的下游电池材料的生产和消费,要依法依规做到精细化、定制化、分级分类,针对性的进行制度化、分级分类,丰富商品结构,提高能级,提高智能化水平。
同时,推动完善动力电池、储能、智能电动汽车、储能等技术的研发,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的清洁能源体系。
据亿纬锂能(300014)披露,2021年,公司预计实现锂资源产能40-80万吨,到2025年将达到100-110万吨。到2030年,锂资源产能将增加至60-65万吨,2025年达到100万吨,到2030年达到100万吨。
同时,多家机构认为,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大幅增长,将有效刺激新能源汽车产销,特别是在储能领域,如储能业务将获得更加高的增长空间。
中欧投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冯·纳博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我国经济、产业、政策高度重视的支柱产业,这也将带来电力和新能源车辆的进一步需求,同时也将带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
“今年整体行业形势和今年整体市场形势是差强人意的。”纳博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迎来高增长。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达255万辆,同比增长92.1%,预计2021年全年销售额达到250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又将面临新能源车销售与销售额“断崖式”下滑,行业增长预期将更加悲观。
东北证券研报指出,本轮的需求放缓叠加2021年底“金九银十”预期,锂电池的下游需求确定性上升,这对锂矿资源的需求构成直接利好。上游产业链中储能、下游需求共振,正如上文所述,储能与新能源车的共同成长点便是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