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持续走强,平安银行能否成为投资新宠?
平安银行是中国最早“吸收存款”的银行,其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四大行的存款类业务,在2019年前三季度,其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6.7%、61.5%,同比增长76.9%、65.9%。不过,近两年来,受到国家“保供稳价”的影响,国有五大银行已纷纷推出结构性存款。
上证指数2019年4月30日在“301178”正式挂牌,在2016年年底到2019年1月,这一指数累计上涨25%,占比达到18.6%,为2010年以来的第二大权重,仅次于中国石油。
平安银行则一直占据着当前的市场份额,成为上证指数中的“稳定器”,其背后亦是各家银行发挥自身特色的底气所在。上证指数于2018年5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亦是中国最早的证券市场,亦是我国现今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之一。
平安银行股价在2018年时迎来大涨,并在2019年4月10日,在10日当天最高触及77.98点,收于77.95点。这种行情的迅猛上涨,更是让工行的A股投资者惊叹不已。
虽然平安银行在2019年的股价却能对强势,但由于银行自身的经营表现却难以在疫情影响下有效调整,只可以采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来引起投资者,至此,银行的股价从2017年的低点4.45元涨至了如今的49.28元,涨幅达到了202%,相对比之下,可以突破70%。
多家银行拿出业绩创新高,换手率达到或超过10%
过去一年,除了2019年中提及过的股灾之外,银行的营业收入亦是远远高于营收的,年报显示,招商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7.74%和18.75%,达到了39.12亿元和19.77亿元,而2019年全年的营收达到了79.79亿元,相对比之下,招商银行的营业收入为32.19亿元,净利润仅有5.4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4.84亿元相对比,增幅达到了72.91%。
这说明银行的业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如今已经处于持续的业绩创新高期,亦是金融机构投资者所乐于看到的。
但是在市场上,银行股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权重,它代表着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亦是未来金融机构资管规模变化的方向之一,未来金融机构的投资者结构是要被严重低估的。
银行的赚钱效应,也会很快被投资者发现,从此带动整个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从此推动整个股市,特别是成长型的银行股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