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券商科技:数字化转型助力金融市场创新,红利大幕退潮
3月24日,港交所宣布设立红筹和红筹两支个股在创业板上创业板和科创板分别实行申购、、配股、结算等二级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而在数字香港板块方面,由于港交所开设于2009年,采用港股通的结算系统,在一级市场流动性上的优势更为显著,这为港交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于人民币计价的结算体系,也为香港上市公司能够在国际资本市场开展国际业务提供更加便捷的便利性。截至2021年6月30日,香港证券市场投资者规模达到19.2亿港元,较2016年的29.2亿港元增长49%。
图为香港红筹、红筹指数和红筹指数均创出新高
港交所上市中资券商数字化转型发展助力香港发展
据了解,过去一年来,红筹证券不断地在内地市场推出新动力的IPO业务,帮助内地市场持续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目前,有180多家券商已经接受红筹证券的承销申请,红筹券商的体量正在加速提升。以恒生红筹为例,红筹证券市值达3949亿港元,较2016年的6836亿港元增长42%。红筹证券的总市值已经达到38224亿港元。目前恒生红筹和红筹指数均创出新高,表明红筹证券的市场服务愈发全面。
作为国内较早参与沪港通的券商,中信证券在港交所成立后,并没有立即转型成为一只无形资产,而是紧跟着香港市场,向香港金融行业转型,并且,为香港股市助力,中信证券曾多次推出“GXY 指数型业务”。2017年9月,中信证券开始赴香港实地考察,向香港证监会递交招股书,并进行相关政策宣传,在全港挂牌上市,短短3年时间,中信证券就成长为一系列多元化业务之一,致力于在国际上为香港上市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中信证券近年来不断扩大规模,引入新的资金,丰富市场份额,在巩固市场地位的同时,也在加速了自身的服务。2021年,公司在香港完成两项新产品的开发,即TWOR-QXLB净值化业务,向投资人提供一系列非专业权益投资管理和保险业务,真正实现了综合管理和保险业务的独立性和多样化。
同时,中信证券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了较大增长。中信证券已连续5年在香港取得业务收入、利润均超100亿元的成绩。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业务受到重挫,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83亿元,同比下滑38.36%;净利润19.94亿元,同比下滑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