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1980年油价暴跌原因分析及影响解读
1987年10月19日,道指崩盘,油价出现暴跌。10月30日,这次油价暴跌,有可能是10月21日的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战,其中有两位国家利用油价暴跌的吸引国际资本,为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战敲响了电话。沙特和俄罗斯将两国的油价直接倒贴给沙特和俄罗斯,造成了1986年11月11日俄罗斯和美国的石油价格战。从1988年11月2日油价暴跌开始,到1990年1月1日,油价就一直维持低位徘徊,直到今天,价格才开始回升,有些地方油价重蹈覆辙,出现了大跌。为什么油价暴跌要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是供求关系引起的,由于是产油大国,产油国,开采量是最低的,石油输出大国只要控制了产油国,就能使石油价格大幅度提升。
1991年12月13日油价崩盘,油价就出现下跌。1991年1月15日油价出现暴跌,油价大跌,这次油价大跌,有可能是源于石油输出国组织主导的石油减产协议。油价下跌意味着国际资本获利了结,大量资本对石油价格进行获利,资本会逃之夭夭,从而获利。另外,美国对委内瑞拉实施经济制裁,将石油抛向叙利亚,从而减少石油供应量。
1991年4月17日,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大跌,盘中最低跌至每桶37.95美元,跌幅高达12.84%。这场价格战影响到美国能源、工业和石油价格,是各国经济史上的“牺牲品”。
在此次石油价格战中,美国是遭受重创的。美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分别以41.57美元、30.47美元、35.56美元的跌幅,跌幅分别高达50.4%、42.6%、43.6%。
而国际油价这次大跌的主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石油需求下降,以及油价下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及欧佩克的市场份额之争。
而目前国内的石油价格战,正好有“资源争夺战”的机会。随着经济的复苏,上游的石油价格也是得以上涨。这也就意味着在2020年的下半年,国际油价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可能性。
不过,相比国际油价,国内石油价格还有不小的下跌空间。
目前,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已经出现了倒挂现象,每升的油价,意味着油价低于了我国的成品油价格。在成品油价格的基础上,油价也是出现了倒挂现象。目前国际油价的均价是45美元,国内油价均价是45美元。
虽然这段时间油价有小幅度的下跌,但是国内油价下跌的幅度和幅度都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