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科技走势用数据驱动的投资策略。
近期,A股市场在经历了大涨之后,指数和题材板块早盘快速回落,市场再次回落,市场情绪再次被点燃。
2月8日,上证综指盘中重挫超过4%,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电子、新能源等行业板块跌幅居前,电子、传媒等板块则受基金赎回影响较大,部分A股板块个股触及跌停。
面对这种大“恐慌”,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定增股份、配股股份等成为受关注的重点,也将成为备受关注的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上市公司投资者对未来估值水平的提升,市场参与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大。
受此影响,不少上市公司宣布增持了股票。上交所、深交所此前表示,将于2022年3月18日至6月30日向全体A股投资者连续5个交易日累计增持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1%,且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相比之下,中金公司(601995)、中煤能源(601898)、保利发展(600048)、重庆啤酒(600132)等6家公司公告回购金额超亿元,行业基本面良好。
回购大军中,除了资本市场,不少上市公司还利用增持的方式,进行了股权激励。
以中金所为例,为推动上市公司回购,根据方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直接或间接持股5%以上股东的流通股本不足5000万股,在已披露2021年度业绩预告的516家上市公司中,回购金额占比最高。
有投资者担心,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A股市场整体偏弱的局面。例如,中金公司就曾在今年2月26日发布了回购方案,拟以1亿元-2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0元/股,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
在目前看来,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回购和股权激励行为存在诸多弊端。一是过高的回购价格会带来“增收不增利”的效果,也会导致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无法有效实施,不能充分发挥股东的积极性,而股东和员工对公司股价的认可度不够。二是高股价会导致上市公司回购的行为与市场增利机制不匹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股份减值。三是公司回购价格过高会让管理层和社会舆论担忧,上市公司回购会导致公司股价波动。四是以高于市场价格回购股份,会让投资者担心回购产生的利益损失,损害公司股价稳定。
虽然回购对市场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直接的,但其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