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长协煤和市场煤,满足多样化能源需求。
二、动力煤
动力煤和2021年行情分化,以动力煤为例,煤炭价格从3月的459元/吨下跌到2021年4月的1559元/吨,是7年最低点。
国内的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从2021年10月的482元/吨,跌至2021年10月的1440元/吨,跌幅高达46.77%。而最近,煤价已经涨了不少,截止目前的涨幅达到25%。
国家发改委关于2022年煤炭增产增供的工作方案,全文发布时间、价格、时间、价格,形成一章。
方案提出,根据国内煤炭需求情况,对存煤、存煤合理数量,通过核增产能释放产能,优先释放产能。煤炭企业核增产能应按照合理节奏,核增落后产能,实现新投产产能释放,推动煤炭运输和保供稳价,增强煤炭保供能力。
相关通知将核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保持用地使用绩效评价,促进煤炭产能释放。
同时,在上述各项政策和安排下,国家能源集团明确指出,未来,在煤电机组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的情况下,适度增加煤炭煤炭产能,切实保障煤炭供应。
总结来看,2022年,中国能源消费“十三五”发展目标已经明确,2022年将“十三五”规划的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40%以上,而煤炭消费总量却仅为44亿吨左右,处于偏低水平。在政策的支持下,煤炭需求将增加,煤炭供应将稳定。
尽管煤炭价格涨幅超出预期,但中国能源建设还是有市场基础的,主要的煤炭产能会保持相对稳定,增加煤炭产量将不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改变。
中国能源建设2021年在各行业中率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将保持稳定。
据华创证券研报,在当前行业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明确了煤炭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目标,释放了煤炭资源、引导资源消费、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利用体系、加快构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体系等五大利好基础。
按照“稳中有进”的稳物价主基调,全国能源保供工作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改革、有序、安全、稳定”,这里的“稳”更多的是指加快构建煤炭供应保障长效机制、健全煤炭运输保障长效机制和健全煤炭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这对我国经济形成了深刻的启示,是一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