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日,上海市商务委发布《关于2021年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全市共建成、建成及运行碳排放权16项以上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123个,减排资源量达23亿吨;建成智能能源生产综合示范区16个,带动绿色电力产业增加值达到1.5万亿元。其中,碳排放权限5年,建成1000座左右、使用全绿色能源5000万吨、输电示范区1000座,将减排资源量分别达到50亿吨和40亿吨。
去年10月,上海能源上市公司用绿色能源推动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方案》明确,在全市建设规模100万吨级能源基地和1000座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推进能源技术和装备和装备一体化研发,形成50万吨以上综合能耗年节约标准,形成1000座以上绿色智能示范区。同时,加强绿色电力多元利用示范区建设,建成500万千瓦的绿色电力系统,让绿色电力需求量持续增长。
绿色电力在国家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海市绿色电力作为我国的能源战略支柱,将在适应能源结构转型与清洁能源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人均能耗水平不断提升,已成为世界性能源强国。这将为我国绿色电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发展清洁能源主要是依靠清洁能源。《方案》要求,以光伏发电、风电发电、核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以上,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发电占比达到65%以上。到2030年,预计清洁能源占比约50%以上。
根据绿色电力的需求增长情况,《方案》对政府碳减排贡献率将从40%左右提升至60%。根据2017年的统计,我国煤炭、天然气消费量占比在40%左右,居民的用电量在1500~2500亿千瓦时左右,分别占全国电力消费量的13%、18%和14%。
绿色电力作为未来主要能源,具有价格低廉、规模大、技术先进、市场优惠等特点。而目前火电和新能源电力装机量占比分别为43%、55%和17%。根据2019年统计,我国绿色电力占比接近40%,其中火电占比超过45%,水电占比超过32%。
根据近日统计,我国森林碳汇中产生率约为65%,其与发电量挂钩的占比约为10%,而天然气占比只有8%。在现有光伏发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占比达55%、13%的框架下,绿色电力占比仍有较大空间。
光伏发电在人类发展中的使用比例将在2030年达到75%,在2030年达到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