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山东玉米价格飙升,农民丰收在望。
山东玉米价格的出现,促使国际粮价走高,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供求关系,而供应压力才是玉米价格走高的最直接原因。就玉米市场而言,价格高了,有价无市,农民的收入减少,企业开工率下滑,玉米价格会呈现下滑趋势。
而当前,玉米价格已经进入了下跌通道,进入4月下旬,山东玉米价格跌至年前的最低价,个别企业报价甚至跌破了0.8元/斤,有的甚至跌破了0.8元/斤。
在底价稳中有降的走势中,上涨的幅度几乎没有,除了临储拍卖外,每周的拍卖量持续减少,近期的拍卖量不及往年,这也是造成了目前玉米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临储拍卖的溢价,让农民无感,他们预期玉米价格将继续下跌,这样的预期,已经彻底破灭了玉米市场的真实价格。
而从当下玉米市场的主体看,玉米价格低迷,供大于求的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改观,玉米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跌,但上涨空间还是不大。
据了解,现在玉米市场的主体是需求方,占到玉米供给量的80%以上,在经历了3~5月份的价格“水涨船高”之后,玉米加工企业,用粮企业,小麦替代玉米都是较为积极的。而近期的玉米价格下跌,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区的玉米,2440~2450元/吨,比上周下跌50元/吨。
据悉,当前的玉米市场整体情况似乎不太乐观,一方面,国内的玉米供应仍然充足,加工企业的库存充足。不过,在目前的市场预期下,玉米价格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另一方面,后期的玉米价格下跌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东北地区在临储拍卖的溢价下,玉米价格会继续下跌,一些囤粮企业看到市场上粮源就会纷纷出售玉米,价格会更加低廉。
由于后期玉米价格的下跌空间并不大,不代表玉米市场的春天就能到来。现在的玉米价格已经趋于稳定了,而近段时间的玉米价格出现上涨,回暖的迹象明显。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玉米价格上涨的空间可能是非常大的,但玉米价格上涨的空间还是不大。
首先,我国的玉米库存量仍然处于低位,已经在500万吨以上,而且玉米需求不振,去库存的意愿非常明显。毕竟临储玉米已经消耗了很多,而且还在进行拍卖,还有100万吨的库存量。对于消费来说,因为需要进口玉米,所以是需要进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