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时A50个股用于推动新一轮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中国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中国市场。
在资金流入流出的同时,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将推动人民币汇率走高。
3月2日中国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217,较前一个交易日调高25个基点。这也是继3月3日后,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连续第6个交易日上调。
市场分析认为,人民币贬值将引导人民币汇率在一季度趋稳,出口和进口均将实现企稳。人民币贬值对人民币中间价、国际收支等产生积极影响。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调升25个基点,其中,国内月度银行结汇收支延续小幅顺差。3月国内人民币贷款增加37亿元,同比多增3184亿元,主要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加快。
此外,3月3日人民币外汇储备报21918.1亿美元,环比减少58亿美元。在3月3日的全球央行年会及央行利率会议上,央行认为人民币汇率在当前汇率水平下仍将维持相对稳定,但未来可能出现小幅贬值。
人民币贬值压力短期难以解除
3月3日央行公布人民币中间价调整幅度为-0.13%,显示前期人民币大幅贬值压力有所缓解。
不过,从“金融去杠杆”的传导逻辑来看,我们认为本轮人民币贬值压力短期有所缓解。
当前,美元指数已经企稳,人民币汇率已经跌破了“二八”的“底”,但我们认为,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开启,“三低一高”的汇率水平将进一步走低,此外,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在逐渐得到舒缓。
另外,从历史经验来看,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通常会带动美元指数走强。在2022年美联储加息周期中,美元指数应该会走强,但这一次美元的上涨需要点燃“加息”。
实际上,如果美元指数短期有走弱迹象,那么人民币贬值压力就会有所缓和。
一是美元指数走强,会抬升外汇基金的持有成本。而一旦美元指数走强,或导致在加息周期中,欧元、日元等货币的贬值,会导致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在贬值过程中相对的抗跌,会利好人民币,从而间接的提振人民币。
二是人民币走强,会冲击境内收支平衡,从而压制资本外流,进而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
从历史经验来看,当资本外流时,资本外流并不意味着人民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