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毒株管控加强 国内全面放开:抗击疫情的一步国际疫苗临床研究正在进入关键期。国内加快国际疫苗接种,多个区域实施疫苗接种。国内疫情控制良好,国际多地实施安全保障措施。国内,我国严防病毒感染,经济恢复,疫情将进一步下滑。而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挑战陡然加剧,国际新冠疫情有望在2022年全年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回升。国内经济形势在2022年增长可能加快,能源化工品价格也有望迎来上涨。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5%,其中中国经济增速将在2022年上半年回落。
长期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人民币与原油价格的主要反应,因此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像人民币与原油价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目前全球通胀压力较去年上升,国内对此也相应地提出加强预期,且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过了春节之后的高点,后续仍然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国内通胀压力,国内方面政策正在进一步加码,国内将继续按照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稳妥地应对通胀,努力保持物价稳定,努力提振经济发展。同时,2022年也是2022年的收官之年,预计就业压力较大,工业品价格将震荡上升,能够保持稳定的通胀,是比较确定的。国际通胀有望逐步抬升,我国应对通胀需要更加灵活适度。
黑色系集体走强,煤炭板块持续走强
昨日午后,黑色系集体走强,铁矿石、焦煤、动力煤涨幅居前,有色金属表现分化。螺纹钢涨逾3%,热卷涨逾2%,沪铜涨逾1%,锰硅、沪铝、沪铅涨幅居前,国际铜、沪锌、沪锡、沪镍涨逾1%。动力煤、PVC、红枣、纯碱、乙二醇等商品期货均一度冲高。原油走高,沥青跌近2%,PVC跌近1%。农副产品呈现价涨量跌。
煤炭板块同样强势,焦炭涨近2%,动力煤涨近1%,PVC涨近1%,原油、沥青、沪铜等商品期货均出现走强。焦煤、动力煤涨幅居前,PVC、菜粕等商品则出现走低。
消息面上,据海关总署,中国11月原煤产量、进口量分别同比下降1.4%、1%。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中国11月原煤产量、进口量分别同比下降2.2%、0.8%。
政策面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交通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政策面方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民生,着力稳定基本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