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售债券:利好还是利空?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揭秘今年以来,债券市场整体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下行压力犹存。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偏松的态势进一步加剧,从而使债券市场承压。
2017年年末,银行间市场拆借余额由前次录得299.67万亿元下滑至299.47万亿元,银行间市场拆借余额由前次录得299.47万亿元下滑至299.67万亿元,拆借余额由前次录得299.67万亿元下滑至299.67万亿元,拆借余额由前次录得299.67万亿元下滑至299.67万亿元,合计规模降至237.98万亿元。与此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各类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有所增加。
从各个市场发展阶段来看,目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也正发生着变化。去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生产、销售和利润增速都出现了大幅上升。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工业企业利润呈现回升态势。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为8.8%,利润同比增长3.5%,实现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下行压力。
从行业来看,截至上半年末,石油石化、煤炭、化工、非金属等行业利润占比均超过了30%,而受益于价格上涨的化工、建材和钢铁行业成为了主要的利润来源。
而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利润增速回落的压力,工信部此时要求相关单位增加对化工企业生产成本的专项检查力度,及时调查结果,严格执行煤炭价格法。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动力煤、炼焦煤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均有所上涨,其中,动力煤价格上涨17.5%,炼焦煤价格上涨12.8%,尿素价格上涨7.9%。
据统计,目前国内70%以上的PB粉生产企业,生产利润为正。而去年12月以来,煤炭价格持续走高,PB加工利润由负转正,目前加工利润在20%左右。
不过,需求端并未见明显回升。一是,进入秋冬季,工地停工,预计工业企业开工会有所下降。而且,环保压力有增无减,环保工作力度也在加大。二是,今年为钢铁行业PMI收官年,不少地区都实行“一刀切”,这也是由于采暖季错峰生产,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量下降。
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分析师李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的采暖季,山东、河北等地的生产活动受到抑制,部分企业受影响而关停或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