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新集煤电联动电网有关工作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目前,“十四五”时期,淮南市新型煤电装机量将保持在3.9-4 GW之间。
(1)当前,淮南市新建、改扩建“1+3”“1+1”“1+2”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建成主体容量力争从2021年的5.5-5.5亿吨提升至2025年的10-15亿吨,实现效率可持续发展;2)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重要进展,省级商务厅原则上全年不达标;3)电解铝、铝合金及碳素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废渣处理、气体回收利用达到超低排放的目标。
(2)十四五期间,淮南市现有“1+3”“1+2”“1+3”低耗能高品位煤电机组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其中70%以上是超低排放和替代燃煤发电机组。据不完全统计,淮南市有近1000个新的项目正在推进。
(3)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电力可靠性、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下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以上,抽水蓄能、水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亿千瓦以上,碳排放量达到2亿吨标准煤以上,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达到5小时。
《方案》还提出,2030年前,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2050年前,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煤炭消费比重达到30%,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0%。
与此同时,清洁能源也得到了大力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占比达到65%。预计到2025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将达到65%。
(4)从可再生能源产业链来看,安徽省财政厅印发《安徽省2021年秋冬季电力错峰生产方案》(下称《方案》),将省内电力错峰生产总量安排上限上调为5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工作领导小组将于2021年11月15日至12月31日,对全省各区县(市、区)下达2021年四季度能耗双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