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玉米价格最新行情走势:市场波动引发价格变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成交量和现货市场动态,观察市场,等待后续交易信号。
终端的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地,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玉米市场高价位,已经是没有了必要去囤积玉米的时候。在量变的同时,市场玉米供应量增加,导致玉米市场价格下跌。
2019年12月8日,东北主产区玉米收购价1660-1700元/吨,吉林1640-1650元/吨,较上周上涨100元/吨,辽宁1650-1700元/吨,较上周下跌50元/吨,山东1720-1720元/吨,较上周下跌40元/吨,辽宁1660-1720元/吨,较上周下跌40元/吨,山东1730-1740元/吨,较上周下跌40元/吨。
从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来看,今年玉米市场供给充足,且价格偏高,有利于玉米加工企业增产,尤其是东北玉米加工企业进行采购的积极性。
1月以来,东北的现货价格一直在1000元/吨以上徘徊,在临储拍卖成交率保持高位的情况下,现货价格能够维持稳定。
玉米价格上涨,与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有关。2019年东北玉米种植面积增加192万亩,至8900万亩。其中黑龙江播种面积增加100万亩,至8900万亩。东北玉米播种面积增加50万亩,至1.057亿亩。
临储拍卖的优势依旧存在。临储拍卖底价和成交价格都保持不变,但拍卖底价大幅提高。据统计,从8月24日临储拍卖的第一拍及第二拍共成交2190.37万吨,成交均价达0.9283元/斤。成交均价为0.9186元/斤。也就是说,临储玉米拍卖的底价和成交价格之间的差价已经达到800元/吨,将有利于玉米价格的上涨。
玉米需求量减少,市场供应不足。
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积极性不高,下游饲料企业采购玉米数量不大,玉米深加工企业“补库”压力较大。深加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饲料需求不足,产品采购不积极,以消耗现有库存为主。因此,深加工企业以维持生产为主,玉米用量有限。
玉米供给逐渐宽松。受疫情影响,国内猪肉价格自今年1月以来持续下行,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生猪存栏量呈现连续下降的态势。截至7月底,生猪存栏量为43764万头,较2018年年底下降3760万头,同比下降61.5%;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283万头,较2018年年底下降4370万头,同比下降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