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字面意思看,沪股通资金流向是指:上海的外资机构、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有资金实力的机构,对股市未来的走势做出判断。
接下来我们看下这张图,在2016年3月17日到2017年8月20日的时候,沪股通资金流向的算法就用了3D。
二、沪股通资金流向和深股通资金流向的差额
通过对沪股通资金流向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深股通资金流向的差额,应该包含了什么呢?一般情况下,资金流向都是呈连续流入,或者持续流入的。
资金流向是基于该指标所决定的,所以就决定了该指标不可能有持续流入。比如从2011年到2012年的十年间,沪股通资金流向中的60、70、90、100,如果按照这个指标来进行排序,2016年至2018年的五年间,北上资金流入3288亿,2021年至2024年的十年间,北上资金流入365、336亿。
上面我们用于进行计算沪股通资金流向的答案,来对比的话,在沪股通资金流向的上一共是流入318亿。在个股的选择上,各支股选择的资金回报率不同,能够代表整体的景气度。那么,我们用《十年》中的“北上资金流向统计数据”,来看看其的用途。
一般而言,当北上资金流入某一只股票,它在某个时间段(这一段时间内)被机构投资者大举买入,那么,市场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方面代表机构投资者对该股票的看好,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该股票具有成长性。
但是,不管是从资金流向,还是从机构投资者来说,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有自身的特征。
简单来说,机构投资者不会盲目买入该股票,他们会将该股票放入自选股池,机构投资者在出现买入信号之后,只需要有连续大单买入,他们就会在某个时间段内不断地买入该股票。
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在买入该股票之后,会不断地卖出。
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买入该股票之后,会有连续的大单买入,在日成交量放大的情况下,会导致成交量不断放大。
所以,机构投资者不会跟风买入该股票,当大盘从3000点跌到3000点,机构投资者会不断的卖出该股票。这种情况下,即便机构投资者买了该股票,在市场回暖时也会出现上涨,可以说这是一个上涨趋势。
这就是为什么要做股票的原因。
不过,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机构投资者为何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