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下简称“次新股”)中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启动仪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为了更好地促进次新股板块的改革,证监会昨日发布了首批次新股常态化发行制度安排。
(一)次新股发行制度安排
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新股发行制度”)是针对新股发行流程中,如何规避注册制与市场发展要求的差异而制定的,此次新股发行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发行,既不做限制性股票发行规模,也不让市场预期外的投资者套取更多的资金,从而支持市场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新股发行常态化的同时,要求强化交易所市值管理和服务创新。
按照制定修订了市值管理的原则,制定了新股发行制度,设定了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市值配售制度,将精选层挂牌企业股权所有制的市值权重,通过新股上市的市值权限,将市值的50%纳入投资者账户内。
以在港交所上市的科创板新股为例,新股上市的市值按照市值的50%配售比例发行,权限定为100万股。
新股发行制度的实施,对于完善沪港通的互联互通机制,形成了积极的打压、打击的态势,对于改善沪港通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但毕竟是一只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而新股的发行也会有一定的约束和制约。
(二)次新股发行制度安排
港交所方面的改革政策是十分丰富和完善的。首先,在新股上市首日至配售日的前一交易日,一般情况下港交所会同时安排次新股上市首日的开盘时间。对此,深交所也表示,港交所为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于未来推出的新股上市,也为新股定价机制的改革提供了基础。
其次,在新股上市的隔夜,要注意各方面的安排。首先,在新股上市首日至配售日的前一交易日,将要对当日新股盘中交易情况进行监控。同时,每个交易日的盘后定价都会有临时公告的。但是,这也意味着在新股发行的前一交易日,并不是每个交易日结束后都会进行配售的,对于新股上市后的首日挂牌日,是会进行中签的,就像此前的乐视网一样。
最后,随着市场的持续扩容,IPO制度在挂牌当天为投资者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安全保障。此外,对于新股上市首日交易的限售期,也需要特别关注。
深交所的改革政策也是非常丰富和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