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和应用,煤矿行业也在向智能化迈进。长期以来,煤矿行业的生产状况一味依赖于人工的操作和管理,生产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然而,在智能化助力下,煤矿行业将迎来一次重生。
“智能化”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全员参与的问题
煤矿智能化并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业内全员共同努力的问题。煤矿员工应首先进行培训,提高对智能化的认知、了解不同方案的优劣和进行实践。与此同时,煤矿企业家领导也应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寻找并推广最新的煤矿智能化技术。
一种新型的智能煤矿监控系统已经诞生。通过对传感器、像素技术、伺服系统的应用,煤矿生产环节中的信息将被不断地采集和传输,并实现智能分析,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优化煤矿生产流程,并且实时监测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状态。
在智能化美好前景面前,煤矿企业的安全系数将会大大提升,生产效率也将加强。
智能化在煤矿行业的标志:机器人
机器人可以说是智能化在煤矿行业的标志。煤矿作为一个极具风险的行业,作业中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是机器人的基本特点。自从2010年以来,第一只自动化采石石机在山顶煤矿开始应用,机器人三年来一直在推动着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进步。经过多次迭代,自动化采石石机已经真正具备独立作业和人类类似的操作技能!
从智能扳手、智能矿用机器人等机器人化应用,已经向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运营转变。机器人化将会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改善人工作业中的安全问题。
智能化之路仍有很多机遇和挑战
但是,智能化之路仍有很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高技术、高成本的智能化设施将失去部分投入价值,从而导致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另外,职工的素质和员工意识也需要逐步提高,例如对报警信息和数据的理解和消化。
煤矿智能化项目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关键点是该项目是否可以提前达到期望投资利润率、是否满足煤炭企业的经济经营要求、是否满足社会公众以及法律监管的各项要求、是否能够推动产业体系建设的升级等几个重要维度。煤矿行业的智能化建设应该是一个长远的计划,需要由政府、煤炭企业、投资人、科技园区等多方合作,达到各方的共同目标。
智能化对于煤矿行业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在生产效率方面提升,提高煤炭企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产业升级,推动整个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因此,煤炭企业应积极引导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革的发现-应用-制度化-推广-优化、闭环化、各项优化的全面深入地实施,达到扭转行业困境、转型升级,开启绿色、环保、低碳矿业新时代,助推电能煤与智能时代,为打造新型工业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